如果你是外國人,然后長期在馬來西亞生活,那么你可能大概率會碰到一些購買本地土著房產的相關建議,不為什么,就因為性價比高,理論上這樣的操作是不被允許的,但是你確實想要冒險買來試試看,那么你就要做好面臨如下風險的準備:
1、首先就是這個地契上仍有“bumi lot”標記:即使轉售給非土著買家,地契上仍會保留有“bumi lot”字樣。這意味著在未來想要再次轉售給非土著買家時,需要獲得州政府的批準,這可能會帶來額外的時間和法律程序。
2、州政府批準的需要:轉售給非土著買家可能需要通過州政府的批準,這會需要提交一系列文件以證明交易的合法性和符合當地州政府的購房政策。
3、地契限制:不同州屬可能有不同的政策和限制。有些地段一旦轉售給非土著,地契上的“bumi lot”標記會自動取消,而有些地段則需要經過特定程序才能轉為非土著地段。買家需要與律師或相關政府部門確認有關政策和限制。比如說馬來人比較多的地方可能政策就更加嚴格一些。
4、需要做好風險評估:在做任何買賣決定之前,買家應該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這包括查詢土地局進行土地查冊或向發展商確定有關地段是否有任何限制。單憑賣家之前的買賣合約或口頭承諾決定購買是不明智的,可能會導致后續問題和糾紛。
小曹建議,各位通常非土著要購買土著單位,都有一定的交易難度,而且需要等待的時間也很長,因此,買家、賣家和雙方的律師都要有共識,并且給予足夠的時間和配合。就是說需要更多時間來操作交易。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無法取得州政府的批準,賣家的律師可以提出上訴,比如讓賣家提交一些有利的證明,包括證明自己面臨財務問題,急需賣房套現;又或者已經長時間登廣告尋找土著買家,但還是找不到買家等等作為上訴理由。
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希望對各位有點用。
微信贊賞
支付寶贊賞